朝鲜战争初期的美韩关系:美国不断调整战争目的
时间:2012-07-05 09:49 责任编辑:龙虎和app下载_线上游戏官网~ 来源:龙虎和app下载_线上游戏官网~ 点击: 次
1950年6月19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认为,北朝鲜“是一个被苏联牢固控制的卫星国,无法独立自主地行动,其生存完全依赖苏联的支持……尽管北方的军事力量超过了南方,在没有苏联和中国支持的情况下,北朝鲜政权不大可能实现对整个南部的控制”。
6月25日黎明前夕,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迅速向南部挺进,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驻韩大使穆西奥(John Mueeio)在当日上午发往国务院的电报中报告:“经证实,北朝鲜在几处突破三八线入侵韩国。”晚19时,包括总统、国务卿在内的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召开联席会议,讨论朝鲜局势。华盛顿一开始就认定战争是苏联人指使的,是共产主义在远东扩张的一种表现,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兆。而非一场内战。
25日当天,安理会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要求北朝鲜军队立即撤回三八线以北,指令联合国朝鲜问题委员会监督北朝鲜的撤军,同时呼吁各成员国不得给予北朝鲜任何援助。1950年7月7日,安理会再次通过决议,要求成员国支持联合国的行动,提供军队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恢复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联合国卷入朝鲜冲突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25日上午,穆西奥紧急拜会李承晚。李说他虽然不希望韩国成为第二个萨拉热窝,但是危机也许“为一劳永逸地解决朝鲜问题提供了机会”。在形势如此危急的时刻,李承晚依旧没有忘记他统一朝鲜的政治目标,将战争爆发视为改变美国对韩“脱离”、收缩亚洲军事力量政策的良机,同穆西奥的谈话充分流露出他对美国干预的目标和行动所寄予的期望:借制止战争之机统一朝鲜半岛。
此后,随着战事的推进以及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对战争目标的判定不断调整变化。而参与联合国行动的西方盟国和韩国,一个成为美国战争目标调整中的促动因素,一个却成为调整变化的作用对象。
(一)
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声称北朝鲜的进攻说明“共产主义不再用颠覆手段而是武装侵略和战争来占领一个国家”。29日,国会授权总统全面介入战争。7月2日,汉城被北方军队攻占。到8月份,韩国军队连同援韩美军都被压缩到釜山附近的狭窄地带。然而,北朝鲜军队战线过长,补给难以及时跟进,每次进攻的伤亡很严重,更重要的是存在被拦腰切断的危险。
在撤退的过程中,鉴于联合国军已经组成,而且韩军招架不住北朝鲜军队的进攻,李承晚在7月15日致信麦克阿瑟,将韩国军队的作战指挥权(operational command)交给了他。麦氏在18日的回信中表示欣然接受。该举动在韩国来说纯粹为了强化韩美关系,也是出于提高作战效率的考虑。但是,这一在美韩战略目标相对一致时的策略,随着两国在战争目标上逐渐发生分歧,最终成为制约李承晚军事和政治行动的手段。
应该说,从卷入朝鲜军事争端的那一刻起,美国决策层就开始考虑战争的目标了,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三八线的态度。7月14日,身为国务卿顾问的约翰·杜勒斯(John Dunes)在写给政策计划室主任保罗·尼采(Paul Nitze)的一份备忘录中表达了他对三八线的看法:“三八线决不能也不应成为一条政治分界线”,建议政府暂不公开对三八线的态度,待战线推至三八线后暂停并观察,根据形势需要做出进一步打算。同日,国务卿艾奇逊在给驻韩使馆的电报中,对李承晚公开宣称“北朝鲜的行动已抹掉了三八线”做出指示:“国务院认为应尽力避免官方声明或者公开讨论将北方军队驱逐出南部的行动。”并指出类似上述报道会曲解美国对三八线的态度。次日,东北亚事务科科长约翰·艾利森(John Allison)致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Dean Rusk)的备忘录中,专门就美国的战争目标和三八线问题提出建议。政策计划室的观点是政府应与李承晚的讲话“保持距离”,并命令麦克阿瑟保证不允许所率军队跨过三八线--原因是盟国会有不同的想法,也可能促使中苏出兵。对此,艾利森并不同意,认为按照计划室的建议就无法实现联合国决议的目标: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这三份文件说明,在最初的几周内,由于战事不利以及对苏联意图不太了解,国务院并没有立即形成一致的看法,因而摆出了相对谨慎的姿态。
7月19日,李承晚致信杜鲁门,宣称“韩国政府和人民认为统一朝鲜的时候到了”。这就迫使国务院必须尽快就战争目标形成一致看法以应对韩国政府的紧逼。因此,国务院相关部门加快了制定相关政策文件的步伐。
7月22日,政策计划室出台了一份长篇备忘录。文件认为三八线涉及的是两个问题:美国对朝鲜半岛的长期政策是独立和统一,而短期目标则是抵抗北朝鲜“侵略”。计划室最后给出的建议是:美国应在联合国的决议之内行动;当前的目标是结束敌对状态,促使北朝鲜撤回三八线以北;其他必要行动应当等战争结束后由联合国处理。很显然,这份备忘录主张美国应该依照短期目标看待三八线问题,对于长期目标暂予搁置。24日,艾利森在回复中对计划室恢复原状的建议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北朝鲜政权不具有合法性,是苏联扩张的产物,坚持“对北朝鲜军队要么以武力消灭,要么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解除武装”。在25日的修订稿中,政策计划室坚持自己的看法。
8月7日,国防部综合上述两个部门的意见,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一份完整的“美国在朝鲜的行动”备忘录,对美国在三八线以北军事和政治行动的含义予以分析。文件认为从军事的角度讲,如果完成联合国决议所设定的目标,三八线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军事行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苏有可能出兵朝鲜。而从政治的角度看,统一是朝鲜半岛历史与现实的要求。所以,该备忘录建议美国在朝军事行动应以长期目标为依据。这一备忘录奠定了NSC81号文件的基础,同时也表明随着朝鲜战事发展,美国政府开始倾向于在北方采取军事行动。
但是8至9月间,美国政府内部(特别是政策计划室和东北亚事务科之间)对战争目标的一系列争论最终将决策层引向越过三八线、以武力完成朝鲜统一的目标。9月1日,NSC81号文件“美国在朝鲜的行动”出台,指出在和参与联合国行动的盟国协商之后,美国可以考虑制定在北朝鲜的行动计划。对于在北朝鲜的行动,文件认为应定位在“解放”而非“报复”上面。这份文件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前美国跨过三八线的政策依据。
李承晚自致信杜鲁门以后,一直希望美国公开发表有关废除三八线的政策声明。9月8日,韩国大使张勉会见腊斯克时提出,韩国方面从未承认过三八线。腊斯克回答说,政府还不能就三八线问题表明具体的立场或者对未来政策做出承诺,因此不能完全支持韩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11日,艾奇逊在致驻韩使馆的电报中说,对于李承晚屡屡提到的三八线,“重要的是,所有同李承晚和其他韩国高级官员打交道的美国人都应谨慎避免就此问题表达看法,以被解读成美国政策的表露”。美国对韩国政府呼吁的处理,由不赞同到不表态的变化,与国务院高层准备越过三八线的决策过程是相对应的。
9月15日,麦克阿瑟发动仁川登陆作战,将北朝鲜军队拦腰截断。在釜山附近的美国第八军与登陆军队形成呼应,导致北方军队急速溃败。联合国军的速胜极大地膨胀了麦克阿瑟的野心,同时也令华盛顿官员失掉了应有的谨慎。26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给麦克阿瑟的命令,称根据NSCSl/1号文件之原则,“战争的目的是彻底消灭北朝鲜军队,在中苏军队不介入或者不威胁介入的情况下,允许于三八线以北地区采取包括两栖装备、空降和地面等手段的军事行动”。参联会同时给麦氏划定了禁区。尽管已经决定越过三八线,决策层仍然担心苏联和中国会出兵干预。
9月29日,李承晚会晤麦克阿瑟,当时在他头脑中只有一个问题了:何时开始越过三八线,消灭北朝鲜军队。李对麦氏说:“我们应立即动身。他们没有时间集结,毫无反抗能力。”10月1日,韩国军队首先进入三八线以北地区。次日,苏联向联合国提出一项关于停战、撤出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提案。这无疑是给美国吃了一粒定心丸,可以令麦克阿瑟放手一搏了。7日,包括美国第八军在内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屡次警告,悍然跨过三八线。美国卷入战争的目标在实践上发生了改变:由恢复原状变成了“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这在本质上反映了韩国政府的目标。
6月25日黎明前夕,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迅速向南部挺进,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驻韩大使穆西奥(John Mueeio)在当日上午发往国务院的电报中报告:“经证实,北朝鲜在几处突破三八线入侵韩国。”晚19时,包括总统、国务卿在内的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召开联席会议,讨论朝鲜局势。华盛顿一开始就认定战争是苏联人指使的,是共产主义在远东扩张的一种表现,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兆。而非一场内战。
25日当天,安理会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要求北朝鲜军队立即撤回三八线以北,指令联合国朝鲜问题委员会监督北朝鲜的撤军,同时呼吁各成员国不得给予北朝鲜任何援助。1950年7月7日,安理会再次通过决议,要求成员国支持联合国的行动,提供军队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恢复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联合国卷入朝鲜冲突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25日上午,穆西奥紧急拜会李承晚。李说他虽然不希望韩国成为第二个萨拉热窝,但是危机也许“为一劳永逸地解决朝鲜问题提供了机会”。在形势如此危急的时刻,李承晚依旧没有忘记他统一朝鲜的政治目标,将战争爆发视为改变美国对韩“脱离”、收缩亚洲军事力量政策的良机,同穆西奥的谈话充分流露出他对美国干预的目标和行动所寄予的期望:借制止战争之机统一朝鲜半岛。
此后,随着战事的推进以及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对战争目标的判定不断调整变化。而参与联合国行动的西方盟国和韩国,一个成为美国战争目标调整中的促动因素,一个却成为调整变化的作用对象。
(一)
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声称北朝鲜的进攻说明“共产主义不再用颠覆手段而是武装侵略和战争来占领一个国家”。29日,国会授权总统全面介入战争。7月2日,汉城被北方军队攻占。到8月份,韩国军队连同援韩美军都被压缩到釜山附近的狭窄地带。然而,北朝鲜军队战线过长,补给难以及时跟进,每次进攻的伤亡很严重,更重要的是存在被拦腰切断的危险。
在撤退的过程中,鉴于联合国军已经组成,而且韩军招架不住北朝鲜军队的进攻,李承晚在7月15日致信麦克阿瑟,将韩国军队的作战指挥权(operational command)交给了他。麦氏在18日的回信中表示欣然接受。该举动在韩国来说纯粹为了强化韩美关系,也是出于提高作战效率的考虑。但是,这一在美韩战略目标相对一致时的策略,随着两国在战争目标上逐渐发生分歧,最终成为制约李承晚军事和政治行动的手段。
应该说,从卷入朝鲜军事争端的那一刻起,美国决策层就开始考虑战争的目标了,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三八线的态度。7月14日,身为国务卿顾问的约翰·杜勒斯(John Dunes)在写给政策计划室主任保罗·尼采(Paul Nitze)的一份备忘录中表达了他对三八线的看法:“三八线决不能也不应成为一条政治分界线”,建议政府暂不公开对三八线的态度,待战线推至三八线后暂停并观察,根据形势需要做出进一步打算。同日,国务卿艾奇逊在给驻韩使馆的电报中,对李承晚公开宣称“北朝鲜的行动已抹掉了三八线”做出指示:“国务院认为应尽力避免官方声明或者公开讨论将北方军队驱逐出南部的行动。”并指出类似上述报道会曲解美国对三八线的态度。次日,东北亚事务科科长约翰·艾利森(John Allison)致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Dean Rusk)的备忘录中,专门就美国的战争目标和三八线问题提出建议。政策计划室的观点是政府应与李承晚的讲话“保持距离”,并命令麦克阿瑟保证不允许所率军队跨过三八线--原因是盟国会有不同的想法,也可能促使中苏出兵。对此,艾利森并不同意,认为按照计划室的建议就无法实现联合国决议的目标: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这三份文件说明,在最初的几周内,由于战事不利以及对苏联意图不太了解,国务院并没有立即形成一致的看法,因而摆出了相对谨慎的姿态。
7月19日,李承晚致信杜鲁门,宣称“韩国政府和人民认为统一朝鲜的时候到了”。这就迫使国务院必须尽快就战争目标形成一致看法以应对韩国政府的紧逼。因此,国务院相关部门加快了制定相关政策文件的步伐。
7月22日,政策计划室出台了一份长篇备忘录。文件认为三八线涉及的是两个问题:美国对朝鲜半岛的长期政策是独立和统一,而短期目标则是抵抗北朝鲜“侵略”。计划室最后给出的建议是:美国应在联合国的决议之内行动;当前的目标是结束敌对状态,促使北朝鲜撤回三八线以北;其他必要行动应当等战争结束后由联合国处理。很显然,这份备忘录主张美国应该依照短期目标看待三八线问题,对于长期目标暂予搁置。24日,艾利森在回复中对计划室恢复原状的建议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北朝鲜政权不具有合法性,是苏联扩张的产物,坚持“对北朝鲜军队要么以武力消灭,要么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解除武装”。在25日的修订稿中,政策计划室坚持自己的看法。
8月7日,国防部综合上述两个部门的意见,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一份完整的“美国在朝鲜的行动”备忘录,对美国在三八线以北军事和政治行动的含义予以分析。文件认为从军事的角度讲,如果完成联合国决议所设定的目标,三八线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军事行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苏有可能出兵朝鲜。而从政治的角度看,统一是朝鲜半岛历史与现实的要求。所以,该备忘录建议美国在朝军事行动应以长期目标为依据。这一备忘录奠定了NSC81号文件的基础,同时也表明随着朝鲜战事发展,美国政府开始倾向于在北方采取军事行动。
但是8至9月间,美国政府内部(特别是政策计划室和东北亚事务科之间)对战争目标的一系列争论最终将决策层引向越过三八线、以武力完成朝鲜统一的目标。9月1日,NSC81号文件“美国在朝鲜的行动”出台,指出在和参与联合国行动的盟国协商之后,美国可以考虑制定在北朝鲜的行动计划。对于在北朝鲜的行动,文件认为应定位在“解放”而非“报复”上面。这份文件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前美国跨过三八线的政策依据。
李承晚自致信杜鲁门以后,一直希望美国公开发表有关废除三八线的政策声明。9月8日,韩国大使张勉会见腊斯克时提出,韩国方面从未承认过三八线。腊斯克回答说,政府还不能就三八线问题表明具体的立场或者对未来政策做出承诺,因此不能完全支持韩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11日,艾奇逊在致驻韩使馆的电报中说,对于李承晚屡屡提到的三八线,“重要的是,所有同李承晚和其他韩国高级官员打交道的美国人都应谨慎避免就此问题表达看法,以被解读成美国政策的表露”。美国对韩国政府呼吁的处理,由不赞同到不表态的变化,与国务院高层准备越过三八线的决策过程是相对应的。
9月15日,麦克阿瑟发动仁川登陆作战,将北朝鲜军队拦腰截断。在釜山附近的美国第八军与登陆军队形成呼应,导致北方军队急速溃败。联合国军的速胜极大地膨胀了麦克阿瑟的野心,同时也令华盛顿官员失掉了应有的谨慎。26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给麦克阿瑟的命令,称根据NSCSl/1号文件之原则,“战争的目的是彻底消灭北朝鲜军队,在中苏军队不介入或者不威胁介入的情况下,允许于三八线以北地区采取包括两栖装备、空降和地面等手段的军事行动”。参联会同时给麦氏划定了禁区。尽管已经决定越过三八线,决策层仍然担心苏联和中国会出兵干预。
9月29日,李承晚会晤麦克阿瑟,当时在他头脑中只有一个问题了:何时开始越过三八线,消灭北朝鲜军队。李对麦氏说:“我们应立即动身。他们没有时间集结,毫无反抗能力。”10月1日,韩国军队首先进入三八线以北地区。次日,苏联向联合国提出一项关于停战、撤出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提案。这无疑是给美国吃了一粒定心丸,可以令麦克阿瑟放手一搏了。7日,包括美国第八军在内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屡次警告,悍然跨过三八线。美国卷入战争的目标在实践上发生了改变:由恢复原状变成了“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这在本质上反映了韩国政府的目标。
更多关于“”的新闻阅读:
- ·抗美援朝初期 美国为何不敢轰炸鸭绿江大桥(2012-07-05)
- ·金日成访苏秘闻:直接推动朝鲜战争爆发(2012-07-05)
- ·抗美援朝中苏军援内幕:苏联人抠门到家了(2012-07-05)
- ·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 毛主席选择谁最“放心”(2012-07-05)
- ·朝战美国出兵 因情报测中苏朝200万攻日本?(2012-07-05)
- ·朝鲜战争初期的美韩关系:美国不断调整战争目的
- ·拨开朝鲜战争迷雾:第二批朝鲜族部队回国的经过
- ·志愿军决定性的反击:打掉了美军所有的“筹码”
- ·美国务卿忆中国志愿军入朝:当时我们像吓瘫的兔子
- ·抗美援朝时间韩军挑衅志愿军5万军队被全歼
- ·毛泽东彻夜未眠:朝鲜战争中设想的最坏局面是什么?
- ·美国朝鲜战争纪录片中的志愿军很强悍
- ·揭秘抗美援朝志愿军战俘争取回归祖国的艰苦斗争
- ·揭秘:抗美援朝时的“第一”有哪些
- ·历史探索:抗美援朝的真正原因
- ·中国人真正打败日本是在抗美援朝时期
- ·历史的记忆:抗美援朝志愿军伤亡及失踪36万余人
- ·军长牺牲是抗美援朝最严重事件
- ·揭秘毛泽东和金日成在中南海会面谈了什么